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金属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3cm*3cm*7cm
后处理: 打磨
技术原理
选区激光熔化 / 烧结(SLM/SLS):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将三维实体离散为若干个二维平面。利用激光束按照二维平面图形的轮廓,对金属粉末进行选择性的熔化或烧结,使金属粉末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形,制造出实体产品。
电子束选区熔化(EBSM):利用电子束作为能量源,在高真空环境下,电子束聚焦在金属粉末床上,按照预设的路径对金属粉末进行扫描,使粉末迅速熔化并凝固,层层堆积形成金属零件模型。
激光近净成形(LENS):通过送粉装置将金属粉末输送到激光聚焦区域,激光束将金属粉末熔化,在基体上按照一定的轨迹进行堆积,逐步形成接近最终形状的金属零件,后续再进行少量的加工即可得到成品。

材料选择
不锈钢:如奥氏体不锈钢 316L 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使用,适用于家电中需要接触水或其他腐蚀性介质的零件,如洗衣机、洗碗机的内部结构件。
铝合金:如 AlSi10Mg 铝合金具备高机械性能和延展性,良好的强度重量比,可用于制造家电的外壳、支架等零件,能减轻家电重量的同时保证一定的强度。
铜基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可用于制造家电中的导热部件或电气连接部件,如空调的散热部件、电线接头等。
优势
实现复杂结构制造:能够直接制造出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形状、内部结构的零件模型,如具有复杂流道的空调出风口、带有精细纹理的家电外壳。
缩短研发周期:无需制作模具,从设计模型到实体零件的转化速度快,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可以快速打印出零件模型进行装配验证、性能测试等,及时发现和修改设计问题,加快研发进程。
降低成本:对于小批量、定制化的家电金属零件生产,无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模具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3D打印是增材制造技术,材料利用率高,减少了材料浪费。

应用案例
美的:在空调研发中,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制造出空调外机的支架、内部的风道结构等金属零件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测试,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海尔:在冰箱的设计过程中,通过3D打印金属零件模型,对冰箱门的铰链、搁架的支撑结构等进行快速原型制作和测试,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
后处理
表面处理:可进行抛光、电镀、烤漆、喷粉、电泳涂装等处理,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和美观度。例如,对3D打印的家电金属外壳进行电镀处理,使其具有金属光泽,提升产品的外观质感。
机械加工:由于3D打印的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限,可能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如铣削、钻孔、磨削等,以满足零件的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