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3d打印在医学领域有哪些应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3日
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且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器械制造
定制化器械: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头盖骨的形状、脊椎的弯曲程度等,定制个性化的医疗器械。例如,2014年,医生为恢复周至农民胡师傅的形象,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缺损颅骨外形,制作出缺损的左“脑盖”;同年8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椎。
复杂结构器械:能够制造出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医疗器械,如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手术工具、精密的植入式医疗设备等,提高器械的性能和适用性。
医疗模型制作
术前模拟:通过3D打印制作患者的身体部位模型,如肿瘤模型、血管模型、骨骼模型等,帮助医生进行术前规划和手术模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例如,湖南郴州市的医院曾打印出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模型用于医护人员的科学研究。
教学培训:为医学教育提供直观的教学模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结构和病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打印出人体器官模型、解剖模型等供医学院校教学使用。
药物研发与制药
个性化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疾病特征等,定制个性化的药物剂型和剂量,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015年,FDA批准了第一款3D打印机制造药片;2021年,中国制药企业开发出第二种此类3D打印药品设备也获得了FDA批准。
新型药物制剂:研究和开发新的药物制剂形式,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等,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和靶向治疗。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组织修复: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组织工程支架,将细胞种植在支架上,培养出可用于修复受损组织的人工组织,如皮肤、骨骼、软骨等。例如,广州公司研发出的可吸收硬脑膜补片以聚乳酸为打印材料,最终可在人体内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在体内残留任何异物。
器官打印:虽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有望实现人体器官的3D打印,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以色列科学家运用人体的脂肪组织打印出了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心脏,具备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
假肢与矫形器制作
个性化适配:根据患者的肢体形态和运动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假肢和矫形器,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和功能性。相比传统的假肢制作方法,3D打印可以更精确地复制肢体的形状和结构,使假肢更加贴合患者的身体。
快速制造:能够快速制作出假肢和矫形器的原型,缩短制作周期,及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
综上所述,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器械的定制化程度和复杂性,还促进了个性化药物的研发、组织工程的发展以及假肢与矫形器的快速制造,为现代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上一篇: 数控加工技术概念
下一篇: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