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cnc加工 使用材料: 铝合金
最小精度: 0.05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15cm*6cm*8cm
后处理: 打磨
CNC 加工是制作金属零部件手板模型的常用方法,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介绍:
工艺原理
CNC 加工即计算机数字控制加工,是一种利用数字化程序控制机床运动,对金属材料进行精确切削、铣削、钻孔等加工操作,以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金属零部件手板模型的工艺。通过编写详细的数控程序,精确控制刀具的路径和切削参数,能够实现复杂形状和高精度的加工。
加工流程
设计建模: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如 SolidWorks、Pro/E 等)创建金属零部件手板模型的三维数字模型,精确设计出模型的形状、尺寸和结构。
生成数控程序:将三维模型导入到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中,根据加工工艺要求,生成针对特定 CNC 机床的数控加工程序。这个程序包含了刀具路径、切削速度、进给量等详细的加工参数。

准备原材料:根据模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不锈钢等。常见的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优点;不锈钢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原材料通常以板材、棒材或管材的形式供应。
装夹与定位:将原材料固定在 CNC 机床的工作台上,通过夹具或压板等装置确保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移动或晃动。同时,使用定位装置精确确定材料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以便刀具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工。
刀具选择与安装:根据加工工艺和模型的形状特点,选择合适的刀具,如铣刀、钻头、镗刀等。将刀具安装在机床的主轴上,并进行刀具长度和半径的测量与补偿,以确保加工精度。
CNC 加工:启动机床,按照数控程序的指令,刀具在金属材料上进行切削、铣削、钻孔等加工操作,逐步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的手板模型形状。在加工过程中,机床会自动根据程序调整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切削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
质量检测:加工完成后,使用量具(如卡尺、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等)对金属零部件手板模型进行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的检测,确保模型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偏差,需要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或重新加工。
表面处理:根据产品的最终要求,对金属手板模型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抛光、喷砂、电镀、氧化等。这些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模型的外观质量,提高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使其更接近实际产品的效果。

优点
高精度:能够实现非常高的加工精度,一般可以达到 ±0.01mm 甚至更高,满足各种复杂零部件的设计要求。
加工复杂形状能力强:可以通过编写复杂的数控程序,加工出具有各种曲面、异形结构的金属零部件手板模型,这是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
生产效率高:一旦数控程序编写完成,CNC 机床可以自动连续地进行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对于批量生产的手板模型,优势更加明显。
加工质量稳定:由于加工过程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工质量稳定,产品一致性好。
局限性
设备成本高:CNC 机床价格昂贵,加上配套的刀具、夹具等设备,初期投资较大。
编程技术要求高:编写高质量的数控程序需要专业的编程人员,他们不仅要掌握数控编程知识,还要对加工工艺和金属材料性能有深入了解。
不适合加工大型零部件:对于一些尺寸过大的金属零部件手板模型,由于 CNC 机床工作台尺寸和加工行程的限制,可能无法进行加工,或者加工成本过高。
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会切掉大量的金属材料,导致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形状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