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硅胶复模 使用材料: 塑料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5cm*5cm*8cm
后处理: 喷油
硅胶复模加工是一种常用于制作手板模型的工艺,以下是其加工支架手板模型的步骤:
一、前期准备
设计3D模型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支架的三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支架的功能、结构、尺寸精度等因素。例如,如果支架是用于电子设备,需要精确设计安装孔的位置和尺寸,以确保与其他部件能够完美匹配。
对模型进行细节优化,包括倒角、圆角等处理,避免应力集中和尖锐边缘对手板模型质量的影响。同时,根据硅胶复模的特点,适当调整模型的壁厚,以保证在后续复模过程中硅胶能够均匀复制细节。

制作原型模具
选择模具材料:通常选用高质量的硅胶作为模具材料,因为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复制性能。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支架,如耐高温或耐化学腐蚀的支架,可能需要选择特殊配方的硅胶。
制作母模:使用3D打印或者CNC(计算机数控)加工等方式制作出与支架形状相反的母模。如果是3D打印的母模,后处理过程很重要,需要去除支撑结构,并且对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以提高硅胶模具的表面质量。CNC加工的母模则需要注意刀具路径的规划,确保母模的精度。
固化母模(可选):对于一些复杂形状的母模,为了提高其强度和耐用性,可以对母模进行二次固化处理,如采用紫外线照射或者加热固化的方式,使母模材料进一步交联,增强其稳定性。
准备硅胶及固化剂
根据所选硅胶的类型和复模要求,准确称量硅胶和固化剂。不同的硅胶品牌和型号,其硅胶与固化剂的配比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比例可能从10:1到1:1不等。例如,某些液体硅胶的A组分(硅胶基础)和B组分(固化剂)按照10:1的比例混合。
将称量好的硅胶和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可以使用真空搅拌机在真空环境下搅拌,以去除混合过程中混入的空气。如果手动搅拌,则需要缓慢、平稳地搅拌,确保两种组分完全融合。

二、硅胶复模过程
浇注硅胶
将搅拌均匀的硅胶缓慢倒入准备好的母模中。为了避免产生气泡,可以采用倾斜母模或者从母模的最低点开始浇注的方式。如果需要制作多个相同的支架手板模型,也可以使用多个母模同时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让硅胶自然流动填充母模的各个角落,确保支架的所有细节都能被硅胶覆盖。对于一些复杂的内部结构或者细小的特征部分,可以适当增加浇注的压力或者采用注射的方式将硅胶注入母模。
真空脱气(如有需要)
在硅胶浇注完成后,如果发现有较多气泡,可以将带有硅胶的母模放入真空箱内进行真空脱气处理。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将硅胶中的气泡排出,提高复模手板模型的质量。真空度一般控制在 – 0.1MPa到 – 0.05MPa之间,脱气时间根据气泡的情况而定,一般为5 – 15分钟。
固化硅胶模具
将浇注好硅胶并经过脱气处理(如果有)的母模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固化。固化时间和温度取决于硅胶的类型和配方。有些硅胶可以在室温下固化,一般需要6 – 24小时不等;而有些快速固化的硅胶可以通过加热来缩短固化时间,例如在60 – 80摄氏度的烘箱中固化30分钟 – 2小时。在固化过程中,要避免母模受到震动或者外力干扰,以免影响硅胶模具的质量。
三、后处理
开模取模
当硅胶模具完全固化后,小心地将母模与硅胶模具分离。对于一些紧密贴合的部分,可以使用工具轻轻撬动或者用压缩空气吹离。取出的硅胶模具就是支架手板模型的负模。
检查硅胶模具的表面质量,如有瑕疵或者不平整的地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补。例如,对于一些小的凹陷或者凸起,可以使用硅胶修补剂进行填充和打磨处理。
二次加工(如有需要)
根据支架手板模型的要求,对硅胶模具进行二次加工。这可能包括切割多余的部分、打孔、安装嵌件等操作。例如,如果支架需要在特定位置安装螺丝固定其他部件,就需要在硅胶模具上相应的位置打孔。这些加工操作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坏硅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