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3D金属打印复杂齿轮手板模型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金属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5cm*5cm*3cm

后处理: 打磨

案例介绍

3D金属打印复杂齿轮手板模型有以下诸多要点:

一、前期准备

设计模型

精确建模:首先要使用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UG等)设计出齿轮手板模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精确设置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确保齿轮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例如,对于模数为2,齿数为30的直齿圆柱齿轮,其分度圆直径就是2×30 = 60mm。同时,要考虑到齿轮的轴孔、键槽等细节部分的设计,以满足后续安装和使用的要求。

考虑工艺性:由于3D金属打印的特点,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工艺性。例如,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在齿轮的轮齿根部与轮毂的过渡处应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对于一些复杂的内部结构,如空心齿轮或带有冷却通道的齿轮,要在设计中合理地添加支撑结构和工艺孔,以便于打印过程中的材料填充和成型。

壁厚优化:根据3D金属打印设备和所选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壁厚。一般来说,较薄的壁厚可以节省材料和打印时间,但过薄可能会导致打印失败或零件强度不足。例如,对于钛合金齿轮手板,壁厚一般不宜小于0.5mm,对于较大尺寸的齿轮,壁厚可以适当增加。

手板

选择材料

材料性能匹配:根据齿轮手板的用途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如果齿轮用于高速重载的传动系统,如汽车变速箱,可能需要选用高强度、高硬度的合金钢,如40CrMnSiMoVA等;如果是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轻量化部件,可能选择钛合金(如TC4)较为合适,因为钛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特点。

可打印性评估:不同的金属材料适用于不同的3D打印工艺。例如,选区激光熔化(SLM)技术适用于打印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多种金属,而电子束熔化(EBM)技术在打印高温合金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对所选打印工艺的适应性,包括材料的粉末流动性、熔点、膨胀系数等参数。

打印设备调试

校准设备:在打印之前,需要对3D金属打印设备进行校准。这包括检查激光光路是否准确、粉仓铺粉是否均匀、刮刀高度是否合适等。例如,在SLM设备中,激光光斑的大小和能量分布直接影响打印质量,通过校准确保光斑在工作平面上的位置准确,能够使打印出的齿轮手板尺寸精度更高。

设置参数:根据所选材料和模型特点,设置合适的打印参数。这些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层厚、预热温度等。以不锈钢齿轮手板为例,激光功率一般在180 – 240W之间,扫描速度为600 – 1200mm/s,层厚为0.03 – 0.05mm。合适的参数设置可以保证打印过程的稳定性,减少缺陷的产生。

二、打印过程

基底制作

制作平台准备:在打印平台上创建一个平整的基底,通常使用刮刀将金属粉末均匀地铺在平台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粉床。对于一些复杂的齿轮手板模型,基底的平整度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第一层打印的质量。如果基底不平整,可能会导致第一层粉末铺设不均匀,进而影响后续层的打印质量。

预热基底:根据所选材料的要求,对基底进行预热。预热的目的是减少打印过程中的温度梯度,防止零件产生裂纹和变形。例如,对于钛合金的打印,预热温度一般设置在200 – 300℃之间,这样可以提高粉末的流动性,使第一层粉末更好地熔化和凝固。

手板

逐层打印

分层切片:将设计好的齿轮手板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得到一系列二维轮廓数据。切片的层厚通常根据打印设备的精度和材料特性来确定,一般为0.02 – 0.1mm。在打印过程中,设备按照这些切片数据逐层制造。例如,一个厚度为10mm的齿轮手板模型,如果层厚设置为0.05mm,那么它将被切片成200层进行打印。

激光扫描熔化:以SLM技术为例,在打印过程中,激光按照切片数据的轮廓选择性地照射在金属粉末上,使粉末熔化并迅速凝固。对于齿轮的轮齿部分,由于其形状复杂,激光的扫描路径需要精确规划,以确保轮齿的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在扫描过程中,相邻熔覆线的重叠率一般在30% – 50%之间,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熔覆效果,减少孔隙和裂纹的产生。

实时监控与调整:在打印过程中,通过设备自带的监控系统实时观察打印状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激光功率不稳定、粉末供应不足或打印层出现缺陷等,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如果发现某一层打印出现了局部未熔化的情况,可以适当降低打印速度或增加激光功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后处理

去除支撑结构

机械方法:在打印复杂齿轮手板模型时,通常会添加支撑结构来保证打印的成功率。打印完成后,需要将这些支撑结构去除。对于一些简单的支撑结构,可以使用钳子、锤子等工具手动去除。但对于复杂的内支撑结构,可能需要采用切割、打磨等机械方法。例如,使用小型切割机沿着支撑结构与齿轮手板的接触面小心地切割,然后将残留的部分用砂纸打磨光滑。

化学方法: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去除支撑结构。例如,对于某些水溶性支撑材料,可以将打印件放入水中或专门的溶液中,通过溶解的方式去除支撑。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控制处理时间和溶液浓度,避免对齿轮手板本身造成腐蚀。

热处理

应力消除:3D金属打印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可能导致齿轮手板变形或出现微观裂纹。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消除应力。对于常见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和钛合金,可采用退火处理。例如,不锈钢齿轮手板在打印后可以在900 – 1000℃下进行退火处理,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这样可以松弛内部的应力,提高零件的稳定性。

硬度调节:根据齿轮手板的性能要求,还可以通过热处理来调节硬度。例如,对于需要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齿轮,可以在去除应力后退火的基础上进行淬火 + 回火处理。以40Cr合金钢为例,淬火温度一般在850 – 880℃之间,回火温度根据所需的硬度而定,通常在300 – 600℃之间。

表面处理

打磨抛光:为了使齿轮手板表面更加光滑,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需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从粗磨到精抛,逐步提高表面质量。例如,先使用砂轮对表面进行粗磨,去除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和较大的凸起,然后换用更细粒度的砂纸进行手工打磨,最后采用抛光膏和抛光轮进行精抛,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 0.8 – 0.1μm左右。

涂层处理: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还可以对齿轮手板进行涂层处理。例如,为了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在表面镀上一层硬铬或镍基合金涂层。涂层的厚度一般控制在0.02 – 0.05mm之间,通过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