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冲压件手板加工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
冲压件手板是指通过冲压工艺制作的手板模型,主要用于验证冲压模具的设计、材料性能、结构强度以及产品外观。冲压工艺适用于金属或薄片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铜、塑料片等),常用于汽车零件、电子设备外壳、连接器等产品的原型制作。
适合薄壁、复杂形状:
冲压工艺可以高效制作薄壁、曲面、凹凸结构或复杂轮廓的零件。
例如:电子产品外壳、散热片、屏蔽罩等。
高精度与高强度:
冲压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机械强度,适合功能性测试(如装配、受力分析)。
例如:手机支架、电池片接触片等。
材料选择多样:
常用材料包括金属(不锈钢、铜、铝合金)和塑料(如PC、PET)。
材料厚度通常为0.1mm~5mm。
成本低、效率高:
适合小批量制作,无需复杂模具(简易冲模或软模即可)。
制作周期短,适合快速验证。
3D建模:
使用CAD软件(如SolidWorks、UG)设计冲压件的三维模型,明确尺寸、孔位、弯曲半径、拔模斜度等。
关键参数:
材料厚度:影响冲压力度和变形程度。
拔模斜度:确保冲压后零件能顺利脱模。
圆角半径:避免尖角处材料开裂。
展开图设计:
将3D模型展开为二维平面图(即冲压展开图),用于制作冲压模具。
使用专业软件(如AutoForm)模拟展开过程,避免材料浪费。
简易冲模:
使用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或3D打印制作简易模具(如软模、树脂模)。
适合小批量或验证性生产,成本低且制作速度快。
硬质模具:
使用钢材(如Cr12MoV、SKD11)制作高精度硬质模具,适合大批量生产。
需要CNC加工、淬火处理等工艺。
设备选择:
小型冲床(吨位根据材料厚度和零件尺寸选择)。
气动冲床或液压机(适合复杂形状或深拉伸)。
冲压工艺:
落料:将材料裁剪成所需形状。
折弯:通过模具压出弯曲或弧形结构。
拉深:制作深腔或阶梯结构(需控制拉裂风险)。
冲孔:在零件上冲出孔位或缺口。
参数调整:
压力、速度、间隙等参数需根据材料特性和零件形状调整。
例如:薄金属需低压力,厚塑料需高压力。
去毛刺:
使用砂纸、抛光机或化学去毛刺工艺去除冲压产生的毛刺。
表面处理:
电镀(如镀镍、镀铬)、喷涂(如喷漆、喷粉)、阳极氧化等。
例如:不锈钢冲压件可进行钝化处理防止腐蚀。
二次加工:
钻孔、攻丝、焊接等补充工艺。
例如:在冲压件上加工螺纹孔或安装卡扣。
尺寸检测:
使用卡尺、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等检测尺寸精度。
功能测试:
装配验证(如与其他零件的配合度)、受力测试(如抗压、抗拉强度)。
例如:测试冲压式电池接触片的导电性和弹性。
外观检查:
检查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色差等问题。
材料:铝合金(厚度1mm)。
工艺:
设计展开图,制作简易树脂模具。
使用小型气动冲床进行落料和折弯。
去毛刺后喷涂哑光黑漆。
验证目的:
检查外壳的装配精度、按键孔位置、散热孔布局。
材料:冷轧钢板(厚度1.5mm)。
工艺:
使用硬质模具进行拉深和成型。
对边缘进行折弯和焊接。
喷涂防锈底漆和面漆。
验证目的:
测试钣金件的强度、密封性及与车身的装配匹配度。
材料:磷青铜(厚度0.2mm)。
工艺:
精密冲床制作弹片结构。
电镀锡层以提高导电性。
验证目的:
测试弹片的弹性、接触电阻及插拔寿命。
材料选择:
金属冲压需考虑材料硬度、延展性(如不锈钢较硬,铝较软)。
塑料冲压需注意材料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如PC易应力开裂)。
模具精度:
模具间隙需根据材料厚度调整,过大会导致毛刺,过小易磨损模具。
变形控制:
复杂形状易出现回弹或拉裂,需通过模拟分析优化模具设计。
成本控制:
简易冲模成本低,但寿命短;硬质模具寿命长但制作周期长。
冲压件手板是通过冲压工艺制作的功能性原型,适用于薄壁、复杂结构金属或塑料零件的快速验证。其核心流程包括设计展开图、制作模具、冲压成型、后处理和测试。相比3D打印,冲压件手板更接近量产工艺,适合验证模具设计和材料性能,是产品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