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3D打印章鱼手板模型过程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树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20cm*18cm*8cm

后处理: 喷油

案例介绍

一、前期设计与建模

概念设计与形态规划

明确核心参数:定义章鱼模型的整体尺寸、触手数量及长度比例关系。例如头宽:头高=2:1,眼间距为头宽的1/3以增强萌化造型。

生物特征解构:参考真实章鱼解剖结构,设计触手渐变直径、吸盘分布密度及关节活动范围等细节。

3D建模与结构优化

软件选择:采用SolidWorks、UG、Maya或Blender等专业软件构建高精度模型。

关键结构设计:触手根部添加球窝关节并预留间隙配合硅胶垫圈提升阻尼;头部空心化处理并增加十字支撑以提高强度。

模型验证:检查壁厚合理性,避免出现薄壁过薄、支撑不足等问题,优化数据格式并修复破面以确保打印成功率。

章鱼

二、材料与设备准备

多材料匹配策略

柔性触手:推荐使用TPU 95A(断裂伸长率≥400%)实现高弹性;若追求更低成本可选择分段打印(根部TPU+尖端PLA)。

刚性部件:头部建议选用抗拉强度较好的刚性树脂以保持结构稳定。

特殊功能区:吸盘可采用尼龙12+弹性体混合物增强耐磨性,或通过硅胶复模技术降低成本。

打印机适配与校准

设备选型:依据所选材料匹配相应打印机类型。

预处理操作:清洁打印平台,校准喷头高度和水平度,检查材料供应情况。

三、打印过程实施

切片与参数设置

关键参数调控:FDM工艺需将喷头温度设置为230℃,热床温度设置为60℃防止翘边;线性支撑角度设为45°,接触点直径限制在1mm以内。

多材料配置:使用Stratasys J750等设备时,按区域分配材料并控制支撑结构接触面积≤2%。

实时监控与应急处理

过程监控:重点关注触手悬空区域的打印状态,及时处理断料、堵头等问题。

失败应对:出现翘边立即暂停调整热床温度;遇到支撑脱落需重启打印并强化支撑结构。

四、后处理与功能强化

基础整修

去除支撑:精细拆除线性支撑和点状支撑,保留表面光洁度。

表面处理:通过化学溶胀(硅油浸泡)、喷砂等方式提升触感;进行打磨抛光使表面平滑。

功能集成

互动功能:嵌入LED灯珠和微型气囊实现发光眼睛和喷水效果;插入记忆金属丝定型触手姿态。

质感增强:空心触手灌注半透明硅胶模拟肉质感,喷砂处理吸盘表面提升吸附力。

章鱼

五、检验与测试

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查看模型的表面光洁度、颜色均匀度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等。

尺寸测量:使用卡尺、千分尺等工具检测关键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对触手进行弯曲、拉伸测试,对头部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等。

安全合规

拉力测试:触手根部施加5N拉力持续10秒无断裂。

小部件安全:吸盘直径≤5mm并通过90N拉力测试防误吞。

总的来说,该流程涵盖从设计到测试的完整链条,重点在于多材料协同、结构优化及功能集成。可通过分段打印、硅胶复模等方式平衡性能与成本,最终实现兼具生物仿真性和互动性的章鱼手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