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新闻详细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热压铸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热压铸是一种结合高温与压力成型的先进制造工艺,以下是其核心要点及技术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原理

本质:在加热条件下对材料施加高压,使其充满模具型腔并在受控环境中固化/烧结的工艺方法。
关键区别:相较于传统冷压铸(常温下施压),热压铸通过外部加热显著降低材料变形抗力,提升流动性,从而实现更复杂的结构成型。

二、典型应用领域及材料体系

粉末冶金领域(主流场景)

适用材料:金属粉末(铁基、铜基、不锈钢等)、陶瓷粉末、硬质合金混合料

工艺特征:将粉末预压坯置于石墨坩埚内,加热至半熔融状态(低于完全熔化温度),再用冲头施加高压完成最终成型。

优势

消除传统冷压产生的弹性后效,尺寸精度更高

突破高熔点金属(如钨、钼合金)的成型限制

抑制晶粒长大,改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提升20%-40%)

高分子材料领域

适用材料: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橡胶

工艺变体:称为”热压成型”,通过电热平板对预浸料施加15-30MPa压力并加热至树脂交联温度(160-200℃)。

典型产品:电路板基材、摩擦片、密封件

三、核心工艺参数对比表

参数项传统冷压铸热压铸
工作温度室温材料熔点的60%-85%
成型压力100-500MPa300-1500MPa
保压时间几秒持续至完全固化
模具材质工具钢耐高温合金(H13钢)
收缩率控制±0.5%±0.2%(精密级可达±0.1%)

四、技术优势与局限

优势矩阵

几何自由度:可成型长径比>10:1的薄壁深孔结构(传统工艺极限为6:1)

材料适应性:成功应用于难熔金属(钽、铌合金)、金属间化合物(TiAl)等新型材料

性能提升:WC-Co硬质合金热压铸件硬度可达HRA92,接近理论密度值

绿色制造:相比锻造工艺节能40%,材料利用率达98%以上

技术瓶颈

设备成本:进口热压铸机价格是普通压铸机的3-5倍

氧化控制:高温下金属易氧化,需采用氩气保护或真空环境

脱模难度:收缩率减小导致脱模力增大,需配备专用顶出系统

生产节拍:单件周期较冷压延长30%-50%

五、典型工艺流程(以钨合金渔坠为例)

混粉制备:W粉+NiFe粘结相按质量比90:10球磨混合

预成型:冷等静压制成φ25×40mm圆柱坯体

热压铸

装炉温度:1450℃(钨熔点3422℃)

施压时机:物料达到塑性状态时快速加压至850MPa

保压时间:15分钟(完成扩散焊接)

后处理:线切割→表面喷砂→应力退火(800℃/2h)

六、行业应用案例

行业典型零件性能指标改进
航空航天涡轮盘叶片疲劳寿命↑300%
医疗器械钛合金骨科植入物生物相容性达标
电子通讯Cu-W散热基板导热系数≥280W/m·K
新能源SiC功率模块外壳耐温性达650℃

七、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温控系统:采用红外测温+PID闭环控制,温度波动≤±5℃

复合场辅助:引入电磁场/超声振动改善致密化过程

近净成形技术:通过有限元模拟实现余量<0.5mm的精密成型

绿色化改造:开发水基脱模剂替代传统石墨乳剂

总结建议

热压铸技术特别适合解决以下工程难题:

难变形金属的复杂形状成型

高致密度要求的异形零件(相对密度>99%)

多组分复合材料的均匀分布

需同时满足高强度和高精度的关键部件

对于有类似需求的企业,建议优先开展工艺验证:从实验室级设备开始测试材料配方和工艺窗口,再逐步放大至量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