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新闻详细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镶嵌压铸简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镶嵌压铸是一种将预先制备好的固态嵌件(如金属、陶瓷、塑料等)置入压铸模具中,再注入液态金属使其紧密结合,形成复合结构铸件的先进工艺。以下是对其技术要点、流程及应用的详细说明:

基本原理与目的

镶嵌压铸的核心在于通过一次成型实现多种材料的功能性集成。嵌件作为预加工部件嵌入铸件特定位置,与后续注入的液态金属共同固化,从而赋予成品局部区域特殊性能(如高强度、耐磨损、导电性等),或简化装配流程。例如,在铝合金阀体中嵌入青铜密封环,可兼顾轻量化与耐蚀性;在手机框架内预埋不锈钢螺母,能提升结构强度并省去后期攻丝工序。

关键工艺流程

嵌件设计与准备

根据功能需求选择材料(钢、铜、陶瓷等),加工至精确尺寸并清洁表面。部分嵌件需进行镀层或涂层处理以增强结合力。

设计时需考虑嵌件的形状稳定性,避免尖锐边缘导致应力集中,同时预留锚固特征(如凸台、凹槽)防止压射时位移。

模具适配改造

模具需增设定位装置(如弹簧销、磁力吸盘或机械臂),确保嵌件在合模前精准固定。

调整浇道布局,避免高速液流直接冲击嵌件造成偏移或损伤。必要时设置缓冲槽或分流锥引导金属液平稳填充。

压铸参数控制

压射速度:需平衡快速填充需求与嵌件稳定性,过高易冲散嵌件,过低可能导致冷隔缺陷。

模具温度:均匀且略高于基体金属液相线温度,减少收缩差异引发的变形风险。

保压时间:延长保压阶段可提高嵌件与金属间的致密性,消除界面微小间隙。

后处理优化

清除飞边、毛刺时需保护嵌件外露部分,必要时采用激光切割或手工打磨。

对嵌件暴露面进行防腐处理(如阳极氧化、电镀),尤其当嵌件为异种金属时需防止电化学腐蚀。

技术优势与挑战

优势

性能跃升:通过材料组合突破单一金属的性能限制,例如在承受高频摩擦的部位嵌入硬质合金,显著延长使用寿命。

成本效益:仅在关键部位使用昂贵材料(如铍铜触点),其余部分采用廉价基材(如锌合金),降低整体成本。

工艺整合:直接成型出带螺纹、轴承座或导电接触面的复杂结构,取消传统焊接或铆接工序。

设计自由度:支持多层嵌套(如铝基体+钢衬套+塑料密封圈),满足多维度的功能需求。

挑战

界面结合质量:嵌件与基体间可能出现气孔、裂纹或脱层,需通过真空压铸或局部加压改善润湿性。

热膨胀匹配:嵌件与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过大会导致冷却后产生内应力,需通过材料配对或预热嵌件缓解。

生产节拍:嵌件的自动上料与定位增加了周期时间,需优化自动化系统以维持效率。

典型应用案例

汽车领域:发动机缸盖内嵌入铸铁喉口,利用铸铁的高耐磨性抵抗气门反复冲击;新能源车电池包铝合金壳体中嵌入铜排,优化电流传输路径。

消费电子:笔记本电脑转轴处嵌入不锈钢衬套,提升开合耐久性;无线充电器外壳内预埋钕铁硼磁铁,实现精准吸附。

工业设备:液压泵壳体中嵌入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实现自润滑功能;工业机器人关节处嵌入石墨铜套,降低摩擦系数。

与常规压铸的对比

相较于传统单材压铸,镶嵌压铸的核心差异在于材料体系的主动设计。它突破了“一种材料决定全部性能”的限制,通过人工干预实现性能分区。例如,普通压铸的刹车卡钳可能因强度不足而厚重,而采用镶嵌压铸可仅在承力区嵌入高强度钢芯,其余部分使用轻量化铝合金,实现减重30%的同时满足制动载荷要求。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设备的普及,镶嵌压铸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方向发展。例如,电动汽车电机壳体内嵌入温度传感器插件,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基站滤波器腔体中嵌入介电陶瓷块,优化信号传输性能。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异形嵌件的设计自由度将进一步扩展,推动该工艺在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

上一篇: 压铸是冲压吗

下一篇: 整体压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