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硅胶复模加工滑冰鞋手板模型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树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30cm*10cm*12cm

后处理: 喷油

案例介绍

硅胶复模加工(又称真空复模)是一种适合小批量复制复杂结构手板模型的工艺,尤其适用于滑冰鞋这类包含鞋面、鞋底、固定装置等多部件、细节丰富的产品。通过硅胶模具快速复制出与原模(通常为 3D 打印原型)高度一致的手板模型,既能保留滑冰鞋的结构精度,又能适配多种材料(如 PU、ABS-like 树脂等)模拟最终产品性能。以下从工艺流程材料选择关键要点优势与注意事项展开介绍:

一、硅胶复模加工滑冰鞋手板模型的核心流程

1. 原始原型制作(母模准备)

原型需求:滑冰鞋结构复杂(包含曲面鞋面、带纹路的鞋底、卡扣 / 绑带等细小部件),需先制作高精度母模(作为硅胶模具的 “模板”)。

制作方式:优先采用 3D 打印(如 SLA 光敏树脂打印),因其能精准还原细节(如鞋底防滑纹、鞋面透气孔、绑带扣的卡槽),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 Ra0.1-0.8μm(确保硅胶模具能完整复制)。

原型处理:3D 打印原型需进行后处理(打磨、补土、喷漆),确保表面无层纹、无气泡 —— 若原型有缺陷,会直接反映在复模产品上。

滑冰鞋

2. 硅胶模具制作(关键步骤)

模具框设计:根据滑冰鞋原型的尺寸(通常单只滑冰鞋长 25-35cm,宽 8-12cm)定制模具框(材质可为木板、亚克力),确保模具框容积比原型大 30%-50%(预留硅胶填充空间)。

硅胶选型与调配

选用室温硫化(RTV)硅胶(如双组分缩合型硅胶),硬度选择 Shore A 20-40(软硬度适中,既便于脱模,又能保证模具强度);

按比例(通常 A:B=10:1)混合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真空脱泡(3-5 分钟,去除气泡,避免模具出现针孔)。

灌注与固化

将原型固定在模具框中心(底部用橡皮泥或定位柱固定,确保原型与模具框间距均匀);

缓慢倒入调配好的硅胶(从模具框边缘注入,避免冲击原型导致位移),直至完全覆盖原型(硅胶厚度需≥5mm,保证模具刚度);

室温(25℃)固化 4-8 小时(或 60℃加热加速固化至 2 小时),固化后沿预设分模线(通常为鞋面与鞋底的对称线)切开模具(用手术刀或线切割,确保切口平整,便于后期合模)。

3. 浇注成型(复制滑冰鞋手板)

材料选择:根据滑冰鞋部件的功能需求选择浇注材料(模拟最终产品的硬度、韧性):

鞋面:选柔性 PU 树脂(Shore A 60-80),模拟鞋面的柔韧性(可弯曲、贴合脚部),且表面可做哑光 / 亮面处理;

鞋底:选硬质 PU 树脂(Shore D 60-85),模拟冰刀鞋底的耐磨性与支撑性,可添加玻璃微珠增强强度;

细小部件(如绑带扣、调节旋钮):选ABS-like 树脂(刚性好,尺寸稳定性高,适合卡扣等需受力的结构)。

滑冰鞋

浇注与脱泡

将调配好的浇注材料(如 PU 树脂,按 A:B=1:1 混合)倒入硅胶模具的注料口,真空脱泡(2-3 分钟,避免手板内部产生气泡);

室温固化(PU 树脂通常 2-4 小时固化,具体取决于材料型号),若需加速可加热至 50℃(缩短至 1 小时)。

4. 脱模与后处理

脱模:待材料完全固化后,沿分模线打开硅胶模具,小心取出复模件 —— 硅胶模具具有弹性,即使是带倒扣的结构(如鞋底的防滑凸起、鞋面的绑带槽)也能顺利脱模。

后处理

去除毛边(用美工刀修剪注料口残留);

打磨细节(如分模线处的毛刺,用 400-800 目砂纸打磨);

组装部件(用胶水粘结鞋面、鞋底、绑带等,模拟完整滑冰鞋结构);

表面美化(根据需求喷漆,如冰刀鞋的金属色冰刀部分可喷银色漆,鞋面喷定制颜色)。

二、材料选择与性能匹配(针对滑冰鞋特性)

部件功能需求推荐复模材料材料特性
鞋面柔韧性、贴合度、轻度耐磨柔性 PU 树脂(Shore A 60-80)可弯曲 180° 不变形,表面光滑,耐刮擦
鞋底(冰刀基座)刚性、支撑性、耐磨性硬质 PU 树脂(Shore D 60-85)抗压强度≥50MPa,热变形温度≥60℃
绑带 / 卡扣韧性、耐疲劳性TPU 树脂(Shore A 85-95)反复弯折不易断裂,卡扣配合精度高
冰刀(模拟)金属质感、刚性金属填充树脂密度接近金属,表面可抛光至镜面

三、关键工艺要点(确保滑冰鞋手板精度)

原型表面质量:母模(3D 打印原型)的表面粗糙度需≤Ra1.6μm,否则硅胶模具会复制层纹或凹陷,导致复模件外观缺陷(如鞋面有坑洼)。

硅胶模具分模设计:滑冰鞋的曲面结构(如鞋头弧度、鞋跟凸起)需合理设置分模线(避免跨越关键细节,如鞋面 logo),复杂部件可采用 “多瓣模”(如 3-4 瓣模具),确保脱模时不损伤细节。

浇注材料排气:鞋底的防滑纹、鞋面的透气孔等细小结构易困气,需在模具对应位置开设微型排气槽(直径 0.5-1mm),或通过多次少量浇注减少气泡。

模具寿命管理:硅胶模具的使用寿命通常为 10-20 次(取决于材料硬度与复模次数),超过次数后模具易变形或磨损,导致复模件尺寸偏差(建议每复制 10 件后检查模具精度)。

滑冰鞋

四、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

小批量高效复制:适合 10-50 件的小批量生产,成本远低于开钢模(钢模成本是硅胶模的 10-20 倍),适合滑冰鞋设计初期的多版本测试(如不同鞋底纹路、鞋面弧度的手板对比)。

细节还原度高:硅胶模具的复制精度可达 ±0.1mm(针对 100mm 尺寸),能完整保留滑冰鞋的细小结构(如 0.5mm 的透气孔、1mm 的防滑凸起)。

材料适配性强:可通过更换浇注材料模拟不同材质的性能(如柔性鞋面、刚性鞋底),满足功能测试需求(如弯曲测试、承重测试)。

注意事项:

尺寸稳定性:复模材料(如 PU)存在轻微收缩率(0.1%-0.5%),设计原型时需预留收缩量(尤其是鞋码这类精密尺寸)。

模具维护:硅胶模具需避免接触酒精、强溶剂(会腐蚀模具),存放时需合模并放入密封袋(防止灰尘进入)。

复杂结构限制:若滑冰鞋包含嵌套式结构(如可活动的冰刀调节装置),需拆分部件单独复模后组装(一体复模易导致脱模失败)。

硅胶复模加工为滑冰鞋手板模型提供了一种兼顾精度、成本与小批量需求的解决方案,尤其适合设计验证、展会展示或小范围功能测试,能快速将 3D 设计转化为接近量产质感的实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