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3D打印海豚灯手板模型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树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12cm*12cm*35cm

后处理: 喷油

案例介绍

3D打印海豚灯手板模型是将海豚的灵动形态与照明功能结合的创意设计,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适合家居装饰、儿童房灯具、文创产品等场景。3D打印技术能精准还原海豚的流线型身体、鳍部细节,并通过材料特性实现灯光的均匀透出,以下从设计要点材料选型打印流程后处理与功能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设计要点:平衡生物形态与照明功能

海豚灯的核心是 “以海豚为形,以灯光为魂”,设计需兼顾生物特征的辨识度与灯光传导的合理性:

海豚形态设计

轮廓捕捉:参考海豚的流线型身体(头部圆润、躯干修长、尾部呈分叉状),姿态可选 “跃出水面”(身体呈弧形,头部上扬,尾鳍下垂)或 “游动”(身体水平,背鳍突出,胸鳍展开),确保整体重心稳定(可通过底座或自身姿态平衡)。

细节刻画:

鳍部:背鳍呈三角形(边缘圆润),胸鳍对称展开(长度约为躯干的 1/3),尾鳍分叉角度 60°-90°(增强动态感);

身体纹理:简化皮肤纹理(避免影响透光),用浅浮雕表现身体两侧的肌肉线条(从头部到尾部逐渐变浅);

比例控制:整体高度 15-25cm(适合桌面或壁挂),头部与躯干比例 1:3,确保形态协调且预留内部灯腔空间。

海豚灯

照明功能设计

光源位置:内部预留灯腔(直径 3-5cm),建议将光源(LED 模组)置于躯干中后段(靠近尾部,避免灯光直射眼睛),灯腔内壁设计为光滑曲面(引导光线均匀反射)。

透光区域:选择海豚的腹部、鳍部或背部作为透光区(根据姿态设计),透光部分壁厚 1-2mm(确保光线柔和透出,避免过厚导致亮度不足),非透光区域(如背部主体)可加厚至 2-3mm(增强结构强度)。

结构细节:

底座:若为桌面摆件,底部设计圆形或流线型底座(直径 8-10cm),与海豚身体一体化打印(增强稳定性),底座预留穿线孔(直径 5-8mm,方便电源线穿出);

开关与电池仓:若为无线款,可在底座内部设计电池仓(适配 AA 或 AAA 电池),开关嵌入底座侧面(如触摸式或按压式);若为插电款,电源线从底座引出,避免破坏海豚形态。

二、材料选型:适配透光性与结构强度

海豚灯对材料的核心需求是局部透光性(灯光均匀透出)整体结构强度(支撑自身重量),常用材料如下:

材料类型特性与优势适用场景注意事项
透明光敏树脂透光率高(80%-90%,接近亚克力),精度高(可还原 0.1mm 细节),适合作为透光区域(腹部、鳍部)材料,灯光透过时柔和无杂影。高透光要求的装饰灯模型脆性较高,非透光区域需搭配 PLA/ABS 增强;打印后需彻底固化(避免黄变影响透光)。
半透明 PLA/PETG半透光性(透光率 50%-70%),韧性好(抗摔性优于树脂),适合整体打印(尤其儿童房灯具,安全性更高),成本适中。儿童灯、低成本原型验证透光区域需控制壁厚 1-1.5mm(过厚会降低亮度);表面需打磨抛光(减少层纹对透光的影响)。
树脂 + PLA 复合透光区域用透明树脂,非透光区域(底座、背部)用 PLA(白色或蓝色,模拟海豚肤色),兼顾透光性与结构强度。高端展示灯、功能验证模型需分件打印后粘结(用 UV 胶或环氧树脂,确保接缝平整)。
荧光 PLA可吸收光线后发光(如蓝色、绿色),适合作为辅助光源设计(白天吸光,夜晚发出微光),无需内置 LED。装饰性夜灯模型透光性较低,需配合薄壁厚(≤1mm)使用;发光效果受光照时间影响。

三、打印流程:确保形态与透光的精准实现

模型预处理

结构优化:用 Blender 或 SolidWorks 检查灯腔是否封闭(避免漏光),透光区域与非透光区域的衔接是否平滑(无尖锐过渡,防止应力集中);穿线孔、电池仓等功能性结构需尺寸精准(误差≤0.5mm)。

支撑设置:针对悬空结构(如胸鳍、尾鳍)添加支撑,支撑与透光区域的接触点需最小化(选择非透光面或边缘,避免打磨时破坏透光性);透明树脂打印时建议用可溶支撑(如 PVA),减少对表面的损伤。

切片参数设置

层高:透光区域选 0.05-0.1mm(确保表面光滑,减少层纹对透光的影响);非透光区域(底座、背部)选 0.1-0.2mm;

填充率:灯腔内部为空心(填充率 0%),透光区域 50%-70%(保证结构同时减少内部散射);底座、背部等承重部位 80%-100%;

打印方向:透光区域沿光线传导方向打印(如腹部朝上,确保层纹与光线方向平行,减少折射);身体弧形部分沿弧度方向打印(增强抗弯折性)。

打印过程监控

透明树脂打印时,重点观察透光区域的成型(避免气泡或层间分离导致透光不均);

半透明 PLA/PETG 打印时,确保喷头出丝均匀(避免拉丝污染透光表面)。

海豚灯

四、后处理与功能实现

基础处理

支撑去除:透明树脂模型用镊子小心剥离支撑,残留痕迹用 2000 目砂纸轻磨(仅磨接触点,避免破坏整体透光性);可溶支撑需完全溶解(PVA 用温水浸泡 30 分钟)。

打磨与抛光:

透明树脂:用 1000 目→2000 目→3000 目砂纸逐级打磨透光区域,最后用抛光膏(如氧化铈抛光剂)手工抛光至镜面(提升透光率);

PLA/PETG:用 800 目→1500 目砂纸打磨,重点处理层纹明显的部位,最后用麂皮布擦拭(呈现柔和半透明质感)。

装配与照明测试

光源安装:将 LED 模组(建议选用 3-5W 暖白光或 RGB 彩色灯珠)放入灯腔,用热熔胶固定(避免晃动);若为触摸开关,将传感器模块粘贴在底座内侧(对应开关位置)。

线路整理:电源线从穿线孔引出,无线款需在电池仓内放入电池并连接线路(确保接触良好),最后用硅胶塞封闭电池仓(防水防尘)。

效果调试:通电测试灯光是否均匀透出(无暗区或光斑),若透光不均,可在灯腔内壁贴反光纸(增强光线反射);调整光源角度,避免直射导致局部过亮。

表面美化

非透光区域:喷涂与海豚肤色匹配的漆(如深蓝色、灰色),背部可加浅色条纹(模拟海豚自然纹路);

细节点缀:在眼睛位置粘贴黑色水钻或涂黑色漆(增强生物特征),鳍部边缘用银色漆勾线(提升立体感)。

五、优势与注意事项

核心优势

形态自由度高:可设计任意海豚姿态(跃出水面、游动),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流线型与透光结合结构,3D 打印可精准呈现;

快速功能验证:能快速测试不同透光区域、壁厚、光源位置的照明效果,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个性化定制:可调整尺寸、透光颜色(如加入色母粒的透明树脂)、灯光模式(常亮、呼吸灯),满足定制需求。

注意事项

透光均匀性:透光区域壁厚需一致(误差≤0.3mm),避免局部过厚导致暗区;灯腔内壁需光滑(减少光线散射);

结构强度:尾鳍、胸鳍等细长部位需确保壁厚≥1.5mm(树脂)或 2mm(PLA),避免安装或使用时断裂;

安全规范:若为儿童灯,需使用无毒材料(如食品级 PLA、环保树脂),电源线需做绝缘处理(避免短路),开关位置远离儿童可误触区域。

3D 打印海豚灯手板模型通过将生物美学与照明功能结合,既能作为设计原型验证可行性,又能直接作为特色灯具使用,是文创产品与智能家居设计的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