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市齐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简体中文 | ENGLISH
小批量/个性化 - 模型/零件/产品 专业制造商
全国服务热线
400-106-1929
3D打印便携式电缆整理器手板模型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树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5cm*5cm*2cm

后处理: 喷油

案例介绍

一、前期准备与设计目标

明确需求优先级排序:便携性>通用适配性>装配效率>生产成本。重点解决多规格线缆兼容问题(如充电线、数据线)、防缠绕结构及快速拆装机制。建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主体分为上下盖两部分,通过弹性卡扣连接。

二、三维建模关键技术

基础结构规划

采用蜂窝状排列的弧形导槽,槽深控制在5-8mm以避免过度弯曲线缆。导槽入口设计为喇叭口造型,便于线头插入。

卡扣机构需预留0.3-0.5mm的形变空间,利用材料弹性实现自锁功能。推荐使用悬臂梁结构,单侧厚度不低于1.5mm以保证强度。

底壳内侧增加十字加强筋,间距不超过40mm,防止大平面变形。所有锐角均做R2倒圆处理,提升握持舒适度。

工程验证要点

模拟实际负载:在SolidWorks中施加5N拉力测试卡扣强度,要求形变量小于0.2mm。

干涉检查:特别关注上下盖合模处的间隙配合,理论公差应控制在±0.15mm以内。

拔模角度统一设置为3°-5°,确保FDM打印顺利脱模。

便携式电缆

三、3D打印实施规范

设备与材料选择

优先选用工业级FDM设备(如Raise3D Pro2),层高设置为0.2mm以平衡表面质量和打印速度。

主推PETG材料,其韧性优于PLA且耐温达70℃,适合反复插拔场景。若需更高强度可选用碳纤维增强尼龙(PA+CF)。

关键打印参数

填充率:外壳体采用网格填充(密度15%),卡扣部位实施实心填充。

支撑系统:仅对悬空超过45°的卡扣臂添加树状支撑,接触面积控制在1mm²以内便于后期拆除。

平台附着:玻璃板涂覆ABS果汁+加热至60℃,有效抑制翘曲变形。

特殊结构处理

对于精密配合面(如定位销孔),启用慢速打印模式(≤40mm/s)保证尺寸精度。

每层Z轴抬升前增加0.1mm回抽距离,减少溢料导致的微小毛刺。

四、后处理工艺链

支撑去除与打磨

趁热剥离支撑材料,残留痕迹先用刮刀粗修,再用400目砂纸沿顺纹方向打磨至平整。

重点处理卡扣接触面,依次使用600→800→1000目砂纸三级抛光,最终Ra值可达1.6μm。

功能性调试

装配测试:手动模拟百次插拔循环,观察卡扣磨损情况。理想状态下应产生轻微压痕而非断裂。

润滑优化:在转轴处涂抹食品级硅油,降低摩擦系数至0.1以下。

便携式电缆

五、功能验证体系

物理性能测试

负载测试:单个卡位悬挂1kg砝码持续24小时,测量永久变形量应<2mm。

环境测试:进行-10℃低温冷藏与60℃高温烘烤各2小时后,检查结构完整性。

用户体验评估

招募不同手型尺寸的用户进行盲测,记录单手完成线缆固定的时间中位数应<15秒。

收集典型使用场景反馈,重点关注背包内晃动时的防脱落表现。

六、迭代改进方向

根据测试结果针对性优化:若出现线缆滑脱,可在导槽内壁激光雕刻菱形防滑纹(深度0.1mm);若卡扣过紧,可将弹性臂根部减薄0.2mm。建议同步开发三种变体——迷你版(手机数据线专用)、加长版(电源线管理)、带挂钩版(墙面挂载场景)。

该流程强调从设计端控制公差链,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与后处理工艺,可在72小时内完成从数字模型到可用原型的完整转化。最终成品应达到商业级表面质量,且能承受日常频繁使用的可靠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