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树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产周期: 2~7天
产品尺寸: 6cm*5cm*12cm
后处理: 喷油
设计要点
形态特征:明确异形的风格定位,如生物感异形可突出光滑外骨骼、内巢齿、流线型躯干等特征;机械异形则强调金属质感、齿轮管线外露、棱角分明的外形;抽象异形可采用几何化身体、非对称结构等。要保留1-2个高辨识度元素,如生物异形的狭长头部轮廓或机械异形的机械爪。
姿态平衡:以双盘坐或单盘坐为基础姿态,调整异形的躯干角度,保持背部微挺,双臂自然放置于膝盖或大腿上。利用建模软件的重心分析工具,确保重心垂直落在臀部与地面接触的区域,避免出现重心偏移导致模型倾倒。同时,要注意避免悬空部分过长,对于可能出现的悬空结构,如异形的触须等,需添加隐藏支撑或调整结构。
尺寸比例:根据用途确定模型的整体尺寸,如桌面摆件高度可在 10-15cm,展示模型可放大至 20-30cm。要保证比例协调,例如异形头部尺寸一般不超过躯干高度的 1/3,四肢长度与躯干比例控制在 1:1.2 左右,使模型看起来更加自然稳定。

打印可行性:根据所选材料确定最小壁厚,如 PLA/FDM 打印最小壁厚≥1.2mm,SLA 光固化打印最小壁厚≥0.8mm。对于悬垂角度,FDM 打印建议≤45°,SLA 打印可放宽至 60°,超过限制时需在建模时添加易去除的支撑结构。若模型尺寸超过打印机最大打印尺寸或结构复杂,可将模型拆分为多个部件,并设计定位销和插槽等连接结构,确保组装精准。
制作流程
前期准备:选择合适的 3D 建模软件,如 Blender、Maya 等,以及切片软件,如 Cura、PrusaSlicer 等。根据模型精度和材料需求,挑选合适的 3D 打印机,如 FDM 打印机适合大尺寸、对成本敏感的模型,SLA 打印机则能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细腻的细节。
3D 建模:使用 3D 建模软件构建异形的立体模型。先搭建基础轮廓,再逐步细化形态,添加细节,如生物异形的外骨骼纹路、机械异形的管线螺丝等。完成建模后,检查并修复模型中的非流形边、重叠面等问题,将文件导出为.stl 或.obj 格式。
切片设置:将 3D 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设置打印参数。例如,FDM 打印时,层高可设为 0.1-0.2mm,填充率 15%-25%,打印速度 30-60mm/s,PLA 材料喷嘴温度 200-220℃,热床 60℃。SLA 打印时,层高 0.02-0.05mm,曝光时间底部 60-80s,正常层 2-4s。根据模型结构,合理设置支撑结构。
打印过程:将切片后的模型文件传输到 3D 打印机,启动打印程序。打印过程中,注意观察打印机的运行情况,如 FDM 打印要关注首层是否粘牢,SLA 打印要留意底部是否完全固化。
后处理:打印完成后,去除支撑结构,用镊子、剪刀等工具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模型。对于 FDM 打印件,可用砂纸从粗到细打磨表面,去除层纹和瑕疵;SLA 打印件可先用酒精清洗,再进行打磨。根据需要,对模型进行上色、抛光等处理,可使用喷漆、电镀等工艺,提升模型的质感和美观度。

材料选择
PLA:环保、易打印,打印时气味小,成本较低,适合初学者和一般的手板模型制作,如用于展示的打坐异形模型。但它的强度较低,耐高温性差,超过 60℃易变形。
ABS: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温性,可承受 80℃左右的温度。但打印时需要较高的温度,且会有一定的气味,对打印环境有一定要求。
光敏树脂:精度高,能还原 0.1mm 的细节,表面光滑,无需过多打磨,适合制作高精度的生物异形或机械异形模型。普通光敏树脂脆性大,细肢易断,韧性光敏树脂则具有较好的韧性,弯曲不易断,但成本较高。透明光敏树脂透光性好,可用于制作具有透光效果的异形模型,如半透明外骨骼的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