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挤压压铸简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挤压压铸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压铸与挤压铸造(液态模锻)优势的先进成形工艺,旨在解决传统压铸件内部缩孔、疏松等缺陷问题,并提升力学性能。以下是关于挤压压铸的综合解析:
核心思想:挤压压铸的核心理念是 “普通压铸充型,挤压铸造补缩”。它是在完成压铸充型之后,通过增加挤压补缩这一关键工步,有效解决了传统压铸及真空压铸技术中常见的气密性质量问题,特别是各类收缩性缺陷。
技术融合:该技术可视为在压铸机上实现挤压铸造的创新实践。它巧妙地集合了普通压铸高效充型的特点与挤压铸造强力补缩的优势,突破了现有技术的瓶颈,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价值。
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流程包括合模、锁模、压射缸压射充型、主缸动力挤压补缩、开锁、分模、顶出、复位等步骤。其中,以主缸动力进行挤压补缩是该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关键特征。
技术参数
挤压补缩比压:最低可达50MPa,最高超过1000MPa,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充型比压:范围从0至150MPa(或更高),且能连续无级可调。
充型速度:同样支持无级调速,具有广泛的工艺适应性。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使得可安装面积即为零件的最大可充型面积,相较于传统压铸工艺,面积提升了50-100倍。
消除内部缺陷:通过高压挤压补缩,显著减少或消除缩孔、疏松等收缩性缺陷,提高铸件致密度。
改善微观组织:压力作用下结晶凝固,晶粒细小且均匀,力学性能接近或等同于模锻件。
降低含气量:采用慢速层流充型,配合强制排气,铸件含气量远低于传统压铸件,支持热处理强化。
提高尺寸精度:高压使金属液紧贴模具型腔,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
兼容复杂结构:可生产形状复杂、薄壁且带内腔的零件,适应多样化设计需求。
特性 | 传统压铸 | 挤压压铸 |
---|---|---|
充型方式 | 高速高压充填,易卷气 | 低速层流充型+高压补缩 |
补缩能力 | 依赖浇道自然补缩,效果有限 | 主缸主动挤压补缩,效果显著 |
内部质量 | 易出现缩孔、疏松 | 致密性高,近乎无缺陷 |
热处理可行性 | 一般不可行 | 支持固溶强化等热处理 |
适用场景 | 简单薄壁件 | 复杂结构件、高气密性要求零件 |
挑战
设备改造成本:需对传统压铸机进行改造以支持挤压功能。
工艺控制要求:需精确控制加压时机、压力大小及保压时间。
材料限制:主要用于铝、镁等轻合金,黑色金属应用较少。
解决方案
设备升级:采用双动力机构,分离锁模与挤压功能,降低成本。
工艺优化:通过模拟仿真确定最佳加压曲线,控制金属液洁净度。
材料拓展:开发适用于黑色金属的专用涂料和工艺参数。
总的来说,挤压压铸作为一种创新的金属成形工艺,通过结合压铸与锻造的优势,显著提升了铸件的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其在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轻量化和高性能要求的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上一篇: 压铸盒子手板模型注意事项
下一篇: 一体式压铸技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