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灯饰压铸简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优先选用高导热系数合金
推荐ADC12(含硅约12%)或A360等铝合金,兼顾流动性、耐热性和机加工性。
若需更高散热性能,可考虑添加铜元素的专用配比合金(如AlSi10CuMg)。
注意避免纯铝或低硅含量合金,此类材料易产生粘模和热裂。
镀层兼容性测试前置
针对后续电镀/烤漆工艺,务必提前验证基材与镀层的结合力,尤其关注锌合金钝化处理后的附着力差异。
脱模斜度与排气系统
最小脱模斜度应≥1°,复杂曲面局部可增至1.5°,纹路区域单独加设排气槽。
溢流槽设计需科学,主溢流槽截面积应≥内浇口的70%,采用蛇形迂回路径延缓冷却速度。
壁厚过渡与加强筋布局
壁厚差控制在1:3比例内,渐变过渡区长度>5mm,防止缩孔。
加强筋厚度为壁厚的60%-80%,间距≤3倍壁厚,末端预留工艺避空。
特殊结构处理
水晶灯臂类长薄件采用预变形补偿法,预先反向弯曲0.5°-1°抵消冷却收缩变形。
玻璃安装卡槽公差严格控制在±0.1mm以内,接触面粗糙度Ra≤0.8μm。
隐藏式螺丝柱设计防转D型截面,柱体根部设置R3圆角消除应力集中。
注射速度与压力调节
采用慢→快→慢三级调速,根据充填模拟结果设定节点切换时机,避免飞边、气孔或冲击痕。
增压压力需比填充压力高15%~20%,确保最终补缩效果,减少内部缩松。
保压时间与模具温度
保压时间依壁厚递增,通常5-15秒,通过立体积序计算确定最佳保压曲线,防止表面凹陷或尺寸超差。
模具温度动态恒温在220-280℃,实时监控模温分布,分区独立控温,避免开裂、粘膜或流纹。
脱模剂与喷涂管理
脱模剂喷涂量以薄雾状均匀覆盖为宜,每班次清理喷枪堵塞孔,过多导致气孔,过少引发粘模。
去毛刺与抛光
先用振动研磨去除大毛刺,再采用磁力研磨+核桃壳介质进行精密抛光。
禁止使用钢丝刷手工打磨,以免破坏表面致密层。
热处理时效方案
T6处理规范:540℃×6h固溶 + 淬火后立即进行人工时效(160℃×4h)。
复杂件需进行三次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
表面处理组合策略
户外灯具建议阳极氧化+粉末喷涂复合涂层,耐盐雾性>1000小时。
室内装饰灯可采用无镍电镀+清漆保护,符合欧盟REACH标准。
气密性测试
使用氦质谱检漏仪,达到IP65等级标准,防止进水风险。
装配间隙与震动测试
配合间隙控制在0.05-0.15mm,通过三坐标测量+塞规检测。
随机振动谱20-2000Hz测试,确保无结构性松动或焊点脱落。
盐雾试验与外观检查
NSS试验96小时,腐蚀面积<0.5%,尤其适用于沿海地区产品。
表面色差条纹需排查模具局部过热导致的氧化膜差异,必要时加装铍铜镶件改善热传导均匀性。
表面气泡群
原因:卷气+涂料挥发物包裹。
解决:增加慢压射阶段排气次数,更换低VOC含量涂料。
螺纹烂牙
原因:二次凝固层脆化。
解决:改用旋入式自攻螺套,避免直接车削螺纹。
电镀起泡
原因:基材疏松+前处理不当。
解决:增加喷丸细化晶粒,改用环保硅烷陶化处理。
原型验证流程
先制作硅胶软模试制样件,验证装配可行性后再开正式硬模。
DFMA分析
运用Moldflow软件进行充填/热场/应力三重仿真,重点检查最后填充区域的困气风险。
模块化设计
将灯具分解为基础框架+装饰面板+光学组件,各模块独立压铸后再组装。
灯饰压铸的核心在于平衡美学形态与功能可靠性,需重点关注复杂曲面下的流体动力学控制、装饰性表面的微观质量控制,以及散热结构与电气安全的协同设计。建议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让工业设计师、模具工程师和品质工程师全程参与产品开发,从源头规避潜在风险。
上一篇: 压铸砂眼原因和改善措施
下一篇: 精密cnc加工定做注意事项